荆州沙市:“居民说事”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

作者:刘岩发布时间:2014-03-11浏览次数:3359

新闻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3-07-08 15:31:19 点击次数:22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
荆州沙市:“居民说事”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 
 

沙市区是荆州市中心城区,总面积492平方公里,人口50.5万,党员18831名,辖5个乡镇、1个管理区、5个街道办事处,77个社区、85个村(分场)。全区共设社区党委36个、社区党总支30个、社区党支部11个,街道社区党员8661名。近年来,沙市区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定位,创新载体,大力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畅通居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社区居民自治水平逐年提升,有力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居民说事”工作经验在《人民日报》、《中国消费者报》、《湖北日报》等中、省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和推介。沙市区连续两轮被命名表彰为“全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先后两次授予“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今年10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一、背景与起因
  “居民说事”制度是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工作机制,是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管用平台,是推进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
  (一)时代前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要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
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畅通党员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真正落实党员群众“四权”,实现居民自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成为当前组织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现实起因
  2006年初,沙市区胜利街道航空路社区一楼道内,因下水道堵塞,不仅楼道内污水四溢,而且蔓延到居民家中,严重影响居民工作和生活。居民们多次找物业、开发商和有关部门反映,但各方总是互相推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最后,在区政府的协调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物业、开发商、城建、环卫等部门,与居民们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协商,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个并不难解决的“难题”。透过这件事,航空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发现,社区群众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看起来都是些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情”,但这些“小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激化成大矛盾,不仅影响邻里关系、社区和谐,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些“小事情”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之所以常常被“放大”,常常被“激化”,主要是居民遇事没有一个很好的诉说和解决的渠道。于是,他们就在每月5日、15日、25日接待群众来访,用“逢五说事”的办法来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航空路社区的做法为我们探索了畅通党员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沙市区“居民说事”的雏形。
二、经过与做法
  (一)“居民说事”制度发展经过
  沙市区“居民说事”制度经历了试点、推广、完善三个发展阶段。
  “居民说事”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区胜利街办航空路社区的“逢五说事”,是解决居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和矛盾的一种工作方法,是社区工作实践的总结。2007年,胜利街办在总结航空路社区“逢五说事”经验的基础上,在辖区15个社区进行全面试点,下发了工作方案,将“逢五说事”更名为“居民说事”,并使之制度化。“居民说事”在胜利街办试行以来,共召开群众“说事会”612场,接待群众5000多人次,受理群众反映的街容街貌、环境治理、乱搭乱建等问题100多个,解决96个,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培养了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威信,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航空路社区和胜利街办的实践探索引起沙市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认为,“居民说事”不仅仅是解决基层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一个有效举措,更是发展基层民主、构建和谐沙市、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有效抓手,是社区干部群众在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一项创新。于是,沙市区尊重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对“居民说事”进行调研指导,在调研中发现除了胜利街办开展“居民说事”外,其他街办社区也纷纷开展“居民恳谈会”、“社情民意半月谈”等活动,定期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统一这项工作,2008年7月沙市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城市社区全面推行“居民说事”的实施办法(试行)》,将其他活动形式整合到“居民说事”制度中来,并在全区77个城市社区全面推行。
   2009年以来,沙市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居民说事”制度。进一步拓宽“居民说事”平台,通过建立企业职工说事厅、医院患者说事厅等,扩大了居民群众的参与面。进一步拓展“居民说事”的内容,在说邻里小事、社区难事等基础上,集中说国家大事、说社区发展大事,增强了居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动性。进一步创新“居民说事”的方式,在收集群众意见说事的同时,开展社区定题说事,由社区党组织确定议题,组织居民群众说事。通过深化和拓展,“居民说事”的影响日益扩大,效果更加明显。
  (二)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做法
  1、规范组织设置。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有效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的前提。结合推行“居民说事”制度,沙市区在社区成立了“居民说事”调解委员会和议事会,具体负责抓好“居民说事”制度的落实。调解委员会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部分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代表组成,通过召开会议对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讨论议题,并初步制定议题解决预案,列出需要讨论协商的具体事项,提交议事会讨论。议事会由调解委员会成员、本辖区的“两代表一委员”、与议题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与议题相关的当事人组成,通过召开会议,议定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
  2、制定工作流程。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是有效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的关键。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沙市区制定了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查事“六步工作法”。第一步,开放说事。采取接待群众“说”与登门入户“说”相结合、固定时间“说”与随遇随“说”相结合、当面“说”与电话“说”、书面“说”相结合的方式,让群众随时说事、随处说事。第二步,分类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登记。能当场协调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和牵涉面大的难事,整理成议题,并告知当事人。第三步,民主议事。对牵涉面广的重大事项,采取民主协商、集体决策的办法,以圆桌会议形式研究确定解决方案。第四步,明责办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分类办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整体配合”的原则办理议定事项,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工作要求,做到小事不出居民组,大事不出社区,上访不越级。第五步,公开评事。建立说事议题反馈、结果公示等制度,对群众反映问题的相关事项、办理责任人、办理措施、办理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第六步,追踪查事。建立由社区党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居民说事”督办组,对一般问题定期督办,重大问题跟踪督办,对办结事项,及时向议题提出人和利益相关方进行反馈。在社区实行“六步工作法”的同时,沙市区把区直各职能部门参与支持社区“居民说事”的工作情况,纳入部门行风评议和“三服务”考核内容,实行责任追究,督促各职能部门对社区“居民说事”所涉议题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
  3、完善各项配套。完善配套建设是有效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的重要保证。沙市区注重完善与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相配套的软硬设施建设,在全区所有城市社区落实了“八有”,即有专门的说事厅,有说事的热线电话,有说事的值班表,有说事的流程图,有说事的记录簿,有说事的公示栏,有说事的意见箱,有说事办理的备忘录,为有效推行“居民说事”制度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成效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居民说事”制度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居民自治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强化了社区党建的龙头地位,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社区党组织坚持以党建为龙头,统筹推进社区建设,坚持把居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服务的第一责任,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解决了社区工作在社会转型中“环境管理难、失业人员就业难、弱势群体生活难”等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提高了服务居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实现了由领导式向服务式转变,拉近了社区居民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事到社区去说、说了能够解决问题”正成为居民群众的普遍认识。“居民说事”制度把干部联系群众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把干部和群众置于平等地位,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通过“居民说事”这个平台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拉近了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说事”,干部与群众说心里话的多了,和群众争争吵吵的少了;实实在在干事的多了,漂漂浮浮、指手画脚的少了;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多了,推去推来绕道走的少了。在白云桥社区活跃着一支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彭国珍服务队”。社区党组织将“彭国珍服务队”与推行“居民说事”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把“彭国珍服务队”作为“干事”的主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经过“彭国珍服务队”的多方努力,先后解决了居民反映强烈的共青小巷无路灯、公厕蹲位少等一些老大难问题,党员志愿服务在该社区蔚然成风。“彭国珍服务队”是“沙市老姨妈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赋予了“沙市老姨妈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逐渐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党建品牌。沙市区各社区以党员为骨干,自发组织成立了70余支老姨妈社区治安义务巡逻队,活跃在城区街头巷尾;成立了112支社区志愿者队伍,1.1万名志愿者全天候免费为社区居民服务,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深化和改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了居民自治。“居民说事”制度源于基层,来自实践,群众乐于接受,干部便于操作,它以群众踊跃说事、党员干部扎实办事的良好氛围吸引了居民的广泛关注,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居民依法办事、自我管理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同时“居民说事”制度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搭建了平台,使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从无序到有序,群众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解决问题的参考者、办理结果的监督者,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实现了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作主。胜利街办航空路社区是个老居民区,旧式房屋较多,每个楼层内都设有垃圾通道,每到夏天蚊虫肆虐,臭气熏天,影响居民健康,特别是居住在一楼的居民更是怨声载道。在今年的“创卫”工作中,社区拟将楼道内的垃圾通道封死,但有些居民以倒垃圾不方便为由表示反对,群众意见不统一。社区党组织将这一问题列为“说事”议题,把党员群众代表请到说事厅商议解决办法。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党员主动上门做群众工作,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了封死垃圾通道的方案,这一方案实施后,社区卫生环境大为改观。
  3、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实践证明,一部分小问题酿成大祸端,就在于事情刚开始时无人管、无人听群众的倾诉,群众的怨气得不到及时发泄。“居民说事”以规范、统一、公开的说事流程确保了民意诉求渠道的真正畅通,彻底改变了以往社区诉求不畅的问题,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使居民的表达诉求变得便捷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据不完全统计,自该制度全面推行以来,全区共受理居民说事2400余件,已办结2320件,群众对“居民说事”的满意率达到97%。自推行“居民说事”制度以来,我区社区治安案件和群众越级上访事件相比以前大幅下降,一些社区老上访户也放弃了上访的想法。如解放街办白云桥社区居民杨修英由于与原单位的工资纠纷,从2000年以来多次赴京、省、市上访,由于她的诉求既有合理要求,又有过分因素,问题始终没得到有效解决。“居民说事”制度推广以后,社区组织信访、劳动、人事等有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等,就其上访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家运用政策、法律、教育等多种措施,对她依法按政策进行理性引导,对其反映的问题实行综合调解,既帮助她解决了问题,又促使她转变了思想,由原来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转变成现在积极参加社区环境卫生、为老服务、义务巡逻等各项活动,成为了一名社区服务的热心人。
  4、整合了社会资源,推动了社区发展。“居民说事”制度,使居民从利益诉求的“被动者”变成为“主动者”,从社区建设的“观众”变成为“演员”;使居民、社区、辖区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正确导向和强大的推动力,促使社区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沙市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百姓创家业”活动蓬勃兴起,全省创业促就业现场会成功召开;健全和完善帮扶、救助体系,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省老龄办在沙市区召开了全省为老服务现场会;社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明显改观。
四、分析与体会
  社区“居民说事”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一制度尚处于试行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总结完善。
  1、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的发展问题、服务问题、稳定问题的最终解决,要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靠基层党组织去动员、组织广大群众,靠党建工作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靠广大党员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和激励群众。“居民说事”是居民自治的有效载体,也必须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居民说事”正确方向,才能引导群众平等、自主地参政议政。
  2、必须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实现居民自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具体要求。推行“居民说事”制度,搭建了居民群众参政议政、民主自治的平台;丰富了居民自治内容,创新了居民自治形式,扩大了居民自治范围;推进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效保障了居民群众“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的切实落实,是我们落实十七大要求具体、生动的探索和实践。
  3、必须畅通利益诉求渠道。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各种利益群体的聚集区,也是各种矛盾的冲撞处。如何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群体,给予基层群众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及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是维护城市社区稳定,构建和谐沙市的关键。对于基层的一些矛盾纠纷,不能采取压制、限制和拖延的方式,这样只能将矛盾越积越大,越压越重。解决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居民说事”制度的推行为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探索了好的途径和办法。
  4、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传统街道、居委会的领导体制是在自上而下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只能适应相对封闭和相对稳定状态下的集中管理模式。而新时期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承担了更多的社区职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就需要社区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和党员群众的作用。社区“居民说事”通过搭建平台,引导社区党员群众参与进来,将相关职能部门组织起来,集民智,聚民力,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建设和社区群众的问题。
  5、必须以服务为根本,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推行社区“居民说事”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办好,让群众有苦能诉,有理能讲,有话能说,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解决了过去有话没地方、没机会说,说了也没人听、不顶用等问题。只有把尊重民意作为社区工作的着眼点,把集中民智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点,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落脚点,才能更好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发展。
  6、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居民说事”制度来源基层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它把“说事”这种干群互动的民主形式用制度固定下来,构成了居民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力量。“说事”制度之所以能够取得实效,关键是我们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坚决依靠群众力量和智慧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目标。